IT商业网-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娱乐 > 正文

两家发布会竟然撞车了!“电影+互联网”的千亿级市场该如何撬动

2019-05-13 16:37:14     

  在我印象中,每年5月大多是发布会淡季。

  但在2019年5月9日的一天内,却在北京同时举行了两场来自互联网影视行业的发布会:一场是爱奇艺世界大会;另一场是“移动电影院V2.0”产品发布会。前者发布的是爱奇艺的产品品牌矩阵;而后者是颇受影迷青睐、电影行业高度关注的一款在线观影APP。如此巧合的撞车,并不多见。

(爱奇艺世界·大会)

(移动电影院V2.0上线发布会)

  移动电影院与爱奇艺世界大会撞车的时间点,与《复联4》上映时间不谋而合。这部复联终结之作,只用11天创下了全球20亿美元票房战绩,拿下影史票房第二位;在中国也以40亿票房收入创下国内票房总榜TOP3。

  复联系列的成功,让更多人们看到了电影市场前景,而两家主打互联网与电影行业融合的公司,借势发布新品的逻辑也自然在情理之中。

  当然,也有人担心,移动电影院APP如何面对优爱腾(优酷、爱奇艺、腾讯视频)这些老牌巨头。在不少人眼中,BAT靠山、风险投资的宠儿,以及近十年发展历史,三家早已三分天下、三足鼎立。面对他们,上线仅一年的移动电影院无异于以卵击石么?

  在线电影,院线公敌?

  BAT以及旗下的优爱腾,在影视娱乐行业确实布局多年,也已经取得不少成绩,换个说法,也蚕食了不少电影行业的蛋糕。他们一面涉足在线视频,购买大量正版内容吸引会员,还成立了自己的影业公司,参与投资影视剧制作。他们既是渠道,也扮演出品方的角色。

  2019年奈飞公司(Netflix)投资的电影《罗马》,不但获得了奥斯卡十项提名,随后摘得最佳外语片等三项大奖,之前还收获了金狮奖和金球奖;阿里影业参与投资的《绿皮书》同样获得奥斯卡十项提名,最终摘得最佳影片大奖。不难看出,电影奖项的背后是互联网势力的崛起。

  而我更关心的是,互联网势力进入电影领域,应该是做加法还是减法?是做增量市场,还是争抢存量市场?是打败传统的影视公司,还是成为更多电影的放映平台?

  不得不承认,传统电影业对于互联网巨头十分忌惮,设置电影公映的窗口期,可以看成是一种传统电影行业的保护机制。在窗口期内,院线票价在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,电影出品者从票房中获得分账;窗口期之后,将线上版权卖给互联网企业获得版权收入,线上会员往往只需支付几元钱,就能观影。

  奈飞出品的《罗马》等电影已经跳过了公映窗口期,直接在互联网上传播,已经成为院线名副其实的“公敌”。可以想象,没有窗口期意味着线下院线的全线沦落,票房分账的收入势必大幅下滑。

  电影+互联网,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

  让人吃惊的是,在去年移动电影院APP已经成为很多电影的线上首映选择。奇幻电影《阿修罗》成为移动电影院V2.0第一部3D片源,制片人杨真鉴先生不仅亲临现场,还选择了在移动电影院V2.0上举办与移动电影院CEO高群耀博士互动交流。

  除了《阿修罗》还有四部电影《Hello北京》、《薄荷》、《难以置信》、《阿婆的槟榔》选择了移动电影院上举办了各自的“首映礼”。能够吸引知名制片人选择线上平台首映的原因在于,移动电影院一直在做加法。

(移动电影院“首映礼”吸引了五部电影参与)

  移动电影院延续了票房分账制,采用和院线类似的售票模式,而非优爱腾等互联网巨头们的会员模式。这种方式更像是线上院线扩展,而不是互联网巨头的蚕食。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,移动电影院在成立伊始提出了分众和分区放映。

  分众放映,类似互联网行业的精准投放,将电影推送给目标受众。有的电影在线下院线已经无法积累足够的观看者,但在线上却能被聚合到一起,在虚拟的线上电影院里,这是互联网长尾理论在电影行业的完美践行,也是互联网思维为电影行业做的加法。

  分区放映,是将一些明显地区特色的电影,在目标地区放映。比如之前在西藏放映的《格桑梅朵》,移动电影院就专攻西藏地区。而重庆方言电影《守望一生》观影人次超过了14万人次,而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重庆地区。

  而传统院线很难针对海外放映,是中国电影的一大痛点。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,很多电影国内飘红,海外票房成绩却并不理想。2018年票房冠军《红海行动》北美票房仅154万美元,亚军《唐人街探案2》北美票房198万美元,《我不是药神》甚至几乎没在海外的大银幕上映。

  发布会上,高群耀博士公布了移动电影院“2019出海计划”,这个计划同样是在做加法。移动电影院通过“电影+互联网”实现中国电影在全球五大洲的海外放映,还是为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做增量。

(移动电影院CEO高群耀强调为中国电影做“增量”)

  显然移动电影院和优爱腾线上流媒体平台有着本质的不同,前者是把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赋能给电影行业,主攻增量市场,做电影产业的加法,是名副其实的“电影+互联网”模式,和腾讯CEO马化腾提出的产业互联网概念不谋而合;后者则是用电影行业的优质内容,吸引更多付费会员,把电影推向更多存量市场,本质上他们做的是互联网生意,电影只是吸粉工具。

  在线电影院,在艺术和技术的十字路口

  电影本身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交融的学问,这和手机行业流行的“技术+艺术”的思路如出一辙。电影与互联网的亲密接触,在我看来就是IT技术进化的必然结果。移动电影院的横空出世,不是移动互联网选择了电影,而是电影选择了移动网络和终端。

  在很多人看来,手机屏幕太小,根本不适合看电影,移动电影院是个伪命题。但是他们忽略了,影响人们观影体验的不仅仅是屏幕大小,而是更关键的“分辨率””高清画质“和”高音质“。

  智能手机和VR行业的高速发展,让手机观影体有了质的提升。现在的旗舰手机大多支持2K和4K视频输出;手机硬件配置也日新月异,8G内存+256G存储已经可以比肩主流的笔记本电脑。市面上的VR更是玲琅满目,从十几元到几千元的产品,数以千计。

  中国院线拥有6万块大银幕,即便每块银幕后面有100个人观影,才能满足600万人同时观影的需求。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,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是68%,这就意味着全国有9.52亿部智能手机。显然,后者带来的院线市场更有想象空间。未来千亿电影票房,移动终端一定不能缺席。

  5月9日,《阿修罗》宣布以移动3D观影方式登陆移动电影院移动电影院这次发布2.0版本里,还与多家VR品牌的结合,深度尝试用科技改变观影体验。其实,早在2018年,移动电影院就将VR应用引入,与大朋、小宅、创维、Pico等硬件厂商合作,实现了“移动巨幕”硬件拓展,在观影视听层面大大提升了观众身临其境的沉浸感。高群耀表示,未来五年,移动电影院APP将与所有VR厂商进行合作,成为VR一体机的超级应用。

  我想,《阿修罗》等五部电影选择移动电影院V2.0首映,也是看中了后者通过绑定VR一体机或3D眼镜,所带来的极具震撼移动巨幕及移动3D效果。

  结束语

  电影是所有视频形式中品质最高的门类。它要求高清的画质、环绕立体声音响,沉浸的体验和艺术的享受;120年历史的电影艺术发展至今,也对电影艺术和技术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。

  技术正在推动电影行业发生巨变和革命。5G的普及,为高清稳定的画质铺平了道路;手机性能的指数级提高,让手机播放4K视频成为可能;万物互联,手机与电视的直联,以及VR技术的成熟,都带来了接近、甚至超过线下影院的观影体验。我们不得不承认,电影行业正面临新一轮的技术风口。

  移动电影院和爱奇艺都是这一波技术红利的受益者,区别只是移动电影院用互联网为电影赋能,而流媒体公司用精品电影内容为互联网赋能。两种模式很难说孰优孰劣,但二者都将对中国电影行业的进一步繁荣,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和意义。

免责声明: IT商业新闻网遵守行业规则,本站所转载的稿件都标注作者和来源。 IT商业新闻网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“IT商业新闻网”, 不尊重本站原创的行为将受到IT商业新闻网的追责,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,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:post@itxinwen.com
微信公众号:您想你获取IT商业新闻网最新原创内容, 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“IT商业网”或者搜索微信号:itxinwen,或用扫描左侧微信二维码。 即可添加关注。
标签:

品牌、内容合作请点这里: 寻求合作 ››

相关阅读RELEVANT